您好,欢迎来家庭农场网官方网站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新闻动态
>为什么药食同源被列入国家战略需求?

为什么药食同源被列入国家战略需求?

发布时间: 2025-06-28 阅读:(108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导读]1.健康中国的需求 1.1治未病、疾病预防 首先药食同源契合健康中国战略中疾病预防的核心需求。随着现代医学模式从“治疗为主”向

1.健康中国的需求

1.1治未病、疾病预防

首先药食同源契合健康中国战略中疾病预防的核心需求。随着现代医学模式从“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转变,人们对饮食的健康属性愈发重视。药食同源食材天然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如山药富含的多糖成分具有抗氧化、调节免疫等功效,红枣中的环磷酸腺苷能增强人体免疫力,铁皮石斛中的多糖成分对糖尿病有辅助调节作用。这些食材在日常饮食中的应用,可有效预防多种慢性疾病。据中国大数据统计,合理摄入药食同源食材的人群,其慢性病发病率较普通人群降低约20%。此外,药食同源食材还促进了健康饮食文化的普及,推动了全民健康意识,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健康生活方式的促成。

1.2医疗成本控制

从医疗成本角度看,“药食同源”具有显著优势。通过药食同源的调理可以降低慢性病发病率,可有效缓解医保压力。以日本为例,其“功能性标示食品”制度实施后,功能性食品普及使医疗支出减少了约15%。然而在我国,随着药食同源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人使用药食同源和合理饮食来预防疾病。据估算,若全国范围内药食同源食疗普及率达到30%,每年可节省医疗费用约1000亿元。这不仅减轻了医保负担,还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使有限的医疗资源能够更好地用于疑难重症的治疗。

2.中医药复兴

2.1文化软实力输出

“药食同源”理念作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具象化体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价值。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而“药食同源”理念的传播则是其中的关键一环。例如,韩国将“药膳”包装为“韩方食品”出口全球,年产值超50亿美元,这一成功案例表明,通过有效的包装和推广,药食同源理念能够成为文化输出的重要载体,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相比之下,中国作为药食同源理念的发源地,亟需通过标准制定(如《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来争夺国际话语权,规范药食同源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确保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合法地位和品质保障。目前,我国卫生健康委员会已发布的“药食同源”物质名单总数已超112种,这一目录的不断扩容,为药食同源产品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有力支撑。

2.2科技赋能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药食同源食材的科学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挖掘和证实。现代研究通过科学方法,为传统药食同源食材的健康功效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持。例如,茯苓中的多糖被证实具有一定抗肿瘤活性,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Nature》子刊的研究中,为茯苓的药用和食用价值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其进入全球功能性食品市场铺平了道路。

此外,现代技术手段如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等,能够精准检测药食同源食材中的有效成分和农药残留,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药食同源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也增强了消费者对其健康功效的信任度。同时,科技赋能还推动了药食同源产品的创新研发,如利用生物发酵技术开发的药食同源发酵产品,不仅保留了食材的营养成分,还提高了其生物利用度和功能性。这些创新产品在市场上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欢迎,进一步拓展了药食同源产业的发展空间,也为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化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



3.新经济增长点

3.1大健康万亿市场

马云曾经直言:“中国下一个首富,一定在大健康领域”。未来几年,大健康产业势必大爆发!“药食同源”作为大健康产业的一部分,有望成为经济新增长极。据艾媒咨询数据,大健康市场规模在2025年预计突破8000亿元,其中药食同源产品占比超30%,这意味着药食同源产品市场规模将超过2400亿元。从具体产业来看,例如,云南文山三七产业年产值已达120亿元,带动20万农户增收,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宁夏枸杞、山西红枣、河南山药和甘肃黄芪等常见药食同源食材的深加工产品,如枸杞原浆、红枣糕、山药粉等,受到消费者的广泛欢迎,市场销售额逐年攀升。这些数据表明,“药食同源”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有望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3.2产业链整合

“药食同源”产业的产业链整合效应显著,能够带动一产、二产和三产等多个领域的协同发展。从一产来看,药食两用作物的种植为农业带来了高附加值。例如,宁夏枸杞通过有机种植认证,提高了枸杞的质量,保证品质的同时也提高了枸杞的市场竞争力。从第二产业工业加工来看,枸杞的榨汁真空浓缩,冻干的技术被广泛应用,能够有效保留药食同源食材的活性成分,提升了产品附加值。以冻干枸杞为例,其价格比普通枸杞高出50%以上,且市场需求旺盛。此外,药食同源产业还与康养旅游深度融合,形成了三产融合的模式。例如,广东新会陈皮产业已发展出200余家深加工企业,产品溢价达原料价格的300%,同时,当地还推出了药膳主题民宿、陈皮文化体验游等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进一步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这种产业链整合效应不仅提升了药食同源产业的整体效益,还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4.农业供给侧改革

4.1高附加种植

药食同源”理念为农业供给侧改革提供了重要抓手,显著提升了农业种植的附加值。药食两用作物因其兼具药用和食用价值,市场需求大,价格高,亩均收益是普通作物的2-3倍。例如,浙江雁荡山铁皮石斛是一种珍贵的药食两用的植物,其种植户年均收入可达20万元以上,远超传统农作物种植户收入。

此外,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重视,越来越多的药食两用作物受到关注,如铁皮石斛、人参、灵芝等药食两用作物,其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带动了相关农业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农业供给侧改革注入了新动力。

4.2精准扶贫

在西部脱贫和乡村振兴战略中,“药食同源”产业发挥了重要的精准扶贫作用。例如,在贵州、甘肃等贫困地区,天麻、党参和黄芪等道地药材种植成为脱贫支柱产业。贵州天麻产业带动8万人脱贫,一时名声大噪,实现了脱贫致富。此外,甘肃黄芪和党参等药食同源作物的种植也在甘肃多地开展,为贫困地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药食同源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贫困地区农业产业的发展,还促进了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5.药食同源新政策

5.1新目录

药食同源扩容为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2022年,国家卫健委将党参、灵芝等9种药材纳入食药物质目录,这一举措极大地丰富了药食同源产品的种类,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据估算,仅这9种物质的市场空间就可释放约500亿元。目录扩容不仅为国内企业提供了更多的生产原料选择,还促进了药食同源产品的多样化发展。例如,黄芪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纳入食药物质目录后,相关企业可以将其开发为多种药食同源产品,如黄芪四宝茶、黄芪党参粥等,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此外,目录扩容还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确保药食同源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5.2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建设是推动“药食同源”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以浙江磐安“江南药镇”为例,该地区通过聚集药企287家,形成了从种植到健康管理的全产业链,2022年产值突破65亿元。产业集群的形成不仅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还促进了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提升了整个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在产业集群内,企业可以共享基础设施、技术设备、人才资源等,形成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例如,在“江南药镇”,种植户可以与加工企业直接对接,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和质量把控;加工企业可以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升级;销售企业则可以通过电商平台等渠道,将产品推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这种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模式,不仅提升了药食同源产业的整体效益,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总之,“药食同源”理念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其深层动因在于其在多领域的综合价值与潜力,这种战略升级实质是在全球健康产业变局中抢占制高点,通过激活传统医学资源,构建“预防-治疗-康复”全周期健康体系,同时将农业、制造业升级与健康消费升级深度绑定,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经济发展模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行情资讯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