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家庭农场网官方网站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新闻动态
>刘奇:别让农民不食人间烟火

刘奇:别让农民不食人间烟火

发布时间: 2019-11-30 阅读:(276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导读]作者简介:刘奇,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农经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

作者简介:刘奇,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农经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安徽大学等院校兼职教授。主要著作:《刘奇文丛六卷》《中国三农危与机》《贫困不是穷人的错》《大国三农 清华八讲》《乡村振兴:三农走进新时代》等十余部。

乡村治理从整治环境入手,抓住了问题的关键。环境是一个地方的脸面,一乡一村、一家一户,如果环境脏乱差,不要说与现代文明接轨,连古人的传统都没有继承发扬好。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这是先辈们代代相传的每日必修课。眼下,一场旨在提高农民生活品质的环境治理风暴正席卷全国, 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成效大显。但一些地方脱离现实,为环境而环境,不顾农民的生产生活,强推一些高大上的做法,农民对此很反感,社会上也颇多微辞。

桃李杏柿枣梅樱,绕村四季花果香。一般农家房前屋后都要栽植多种果树,一是自用方便,二是美化环境。但一些地方却要求整齐划一,要么全村都种常青树,要么全村都种栽一种果树,农民没有选择权,不仅造成景观单调乏味,也使人们多品种多口味的水果需求化为泡影,即采即食,新鲜方便的生活方式烟消云散。
袅袅炊烟,依依乡情。炊烟是乡村的独特景观,一曲经典的《又见炊烟》,勾起无数人的乡恋乡情。但凡人居处,皆有炊烟起,有炊烟就有熟食,而吃熟食是人和其他动物的重要区别。进入农业文明以来,人们以农作物秸秆烧煮食物,然后把焚烧后的灰烬还田做肥料已成习俗。这是处理农作物秸秆除喂养牲畜之外的第二条途径,这种生活方式造成的空气污染,比起压茬秸秆无处堆放带来的环境污染可谓微乎其微。而今一些地方却下令不准烧柴草,只准烧天然气。农民说,这真是不食人间烟火,要成仙了!

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农民拍手称快,但好事一定得办好,上述种种,究其原因,大体有四个方面:

他们不知道农业和工业不一样,工业有固定的车间厂房,有完善的管理标准,有稳定的产品生产,而农业生产的对象就是广阔无垠的大地,与泥土打交道,旱涝冰虫,风霜雨雪,都可能随时降临。更何况农产品生产是一个活的生命体,不能像工业品那样可以搬移,可以倒序,可以间断,还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两个约束,它的产品也不能像工业品那样可以分段分拆、分别检测,农业生产所有环节的努力,都只能体现在最终一次性显现的产品上。

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使得它在特定的收种时段,给环境的整洁卫生必然带来临时性的混乱和污染。他们不了解农村和城市不一样。城市是水泥森林之下,不是水泥铺地,便是绿草铺地,没有产生灰尘的空间。而乡村处处与泥土为伴,被泥土包围,一遇风天,尘土飞扬,再密闭的空间都会落满尘埃。更何况维护城市环境卫生,有财政支付报酬的全国3000多万环卫工人日夜守护,他们还有60%多的机械化率作支撑,而农村则只能靠农民自身维护。以城市思维设计农村的制度必须改变,把选择权交给农民,让农民为自己谋划,才能使他们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

三是过重形象的政绩思维。
典型引路,我们需要形象的塑造;激励后进,我们需要榜样的力量。但是别有意图地为形象而形象, 以不顾民力不惜代价的形象工程去谋取政绩,就另当别论了。
去年底被免职的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县委书记潘志立,不顾县财政年收入不足10亿元的现状,盲目举债大造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使该县债台高筑达400亿元之巨,且绝大多数融资成本超过10%。
为了探索路子、找出方法、抓出经验,在乡村建设中,我们精雕细刻,培植“盆景”,培植的目的是想让“盆景”能变成遍地开花的“风景”,对大多数地方有借鉴意义, 有推广价值。如果打造的“盆景” 只具有观赏价值,只适于外人参观,只用于上级评比,只提供领导检查,不可复制、无法学习,这样的“盆景”要不得。
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这是每个为政者的追求。在一个地方当官几年,总要弄出点名堂,造出点政绩,于是急功近利者便从人造形象工程打主意。形象工程与政绩工程是一对孪生姊妹。追求政绩是对的,但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所出政绩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民众的检验、历史的检验,那种不顾群众需要和当地实际,不惜利用手中权力大上劳民伤财、浮华无效工程,好大喜功,纯为自我标榜的政绩, 是虚浮的政绩,不光群众反感, 也害人害己,多有后患。

现代文明必须根植于传统文明之上才有意义。比如在旧村改造中植入现代元素,让人们在旧居中享受现代生活;在新村建设中不千篇一律,符合自然和社会的生态规律,让自然与社会和谐,使古代与现代统一,既有古典美,又具时尚性。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人们的生活方式有着多种需求,战争年代的军事思维无法解决这些现实问题。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行情资讯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