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家庭农场网官方网站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新闻动态
>产业扶贫模式,带动抱团拔穷根

产业扶贫模式,带动抱团拔穷根

发布时间: 2019-08-30 阅读:(1440)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导读]“一天摘300斤,一斤2.6元,茭白在田头就被人收购。”日前,岳西县石关乡脱贫户倪国峰拿到780元现金时咧开嘴笑了。这里海拔高、
“一天摘300斤,一斤2.6元,茭白在田头就被人收购。”日前,岳西县石关乡脱贫户倪国峰拿到780元现金时咧开嘴笑了。这里海拔高、气温低,反季节高山蔬菜助力一大批贫困群众脱贫。产业扶贫是增收脱贫的根本之策。我省大力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强化利益联结,带动贫困户抱团发展、受益增收。

“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是指各类园区带动、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带动、能人大户(家庭农场)带动、贫困户自主调整种养结构发展产业。各地引导特色种养业专业合作社为贫困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等一条龙服务,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质量产量、提高销售价格,增加贫困群众的收入。太湖县新仓镇沙坝村村民陈模结种植蔺草多年,蔺草经济效益不错,他牵头成立了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加农户的方式,带领村民种植。同村贫困户吕庆华加入合作社后感受到了抱团发展的好处:“合作社提供种苗和技术,统一采购农资,统一销售,每亩可赚纯利润1400元左右,比单干好多了。”

产业发展要确立贫困户的主体地位。我省突出“一村一品一业一人”,立足就业、创业、产业“三业”,特色、绿色、景色“三色”,工厂、农场、市场“三场(厂)”,股民、网民、富民“三民”,积极引导贫困户专业合作社与村集体或新型经营主体协作合营,成立新的更具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合营单位,经营权由贫困户专业合作社主导,村集体或新型经营主体在合营单位中提供技术、信息、销售等服务。“三方明确利益共享方式,保证合作社和贫困户资金安全、收益稳定和能力提升。”省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说,全省带动贫困村、贫困户的园区3781个、龙头企业3809个。

为缓解贫困户发展产业缺资金难题,我省将扶贫小额信贷与产业扶贫紧密结合,坚持户贷、户用、户受益,鼓励支持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条件的贫困户,立足特色资源优势,通过扶贫小额信贷独立开展生产经营实现增收脱贫。截至今年5月底,全省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向86.24万户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326亿元。

来源:中国家庭农场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行情资讯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