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一种起源于美洲大陆的害虫,经过亚洲的缅甸、印度等国家,入侵我国,它的名字叫做草地贪夜蛾。在云南首次被发现后,草地贪夜蛾迅速向广西、贵州、广东、湖南等地蔓延。(目前还未在东北地区出现,最北在山东省出现)
截至7月5日,草地贪夜蛾已在全国20个省区市,1128个县被发现,累计发生面积831万亩。 目前,草地贪夜蛾入侵的前沿阵地,已经到达我国粮食主产省安徽,在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草地贪夜蛾究竟会带来多大危害?一只幼虫可毁一株玉米1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栏目视频
眼下,在安徽滁州定远县桑北村的田地里,玉米已经到了抽穗结实期。
49岁的高怀强种植的玉米地有1000亩,从6月17日发现草地贪夜蛾到现在,无论是玉米的叶片还是果穗,都有被草地贪夜蛾咬食过的孔洞。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玉米种植户 高怀强:草地贪夜蛾从玉米里面最嫩的部位开始吃,吃完以后,玉米上面就枯萎,死掉了。
高怀强说,草地贪夜蛾跟过去的玉米害虫相比,更隐蔽、更能吃、更能祸害,一个幼虫就能造成一株玉米绝收。
目前,他的玉米地有一半已经发现了草地贪夜蛾,如果不能有效防控,今年的损失可能达到数万元以上。
保专家说,草地贪夜蛾可以导致玉米减产20%-70%,甚至绝收。而它还有一个外号叫“行军虫”,一个晚上随气流可迁飞100至500公里,最远可迁飞1500公里,还能在气温11℃至30℃的环境下生存和繁殖。
草地贪夜蛾目前主要发生在南方地区,呈点片状发生,有向北扩展的态势,由于前期防控及时有力,目前扩散速度有所放缓。
专家分析,7-8月,黄淮海地区玉米将进入生长旺季,而此时正值西南季风最强的季节,也是草地贪夜蛾随季风向北迁徙的关键季节,因此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习银生:重点防范黄淮海产区的河南、河北、山东、安徽、山西等省,重点防范东北产区的辽宁、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等主产区,确保草地贪夜蛾不大规模迁飞危害,确保玉米不大面积连片成灾。
6月下旬,农业农村部制定下发了《全国草地贪夜蛾防控方案》,公布了25种防治用药名录,并会同财政部紧急下拨了5亿元防控资金。
从前期防控情况和专家分析看,防治草地贪夜蛾有药剂可用,有技术可支撑,有力量可调配,有经验可借鉴,只要监测到位、防控及时,草地贪夜蛾还是可防可控的。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研究员 王振营: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弄清它的生物学特性、迁飞规律,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控,应付草地贪夜蛾也不会有多大问题。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按照“严密监测、全面扑杀、防治结合、分区施策”的要求,打好草地贪夜蛾防控攻坚战,实现“虫口夺粮”。
中国家庭农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