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家庭农场网官方网站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新闻动态
>2025红托竹荪产业发展大会召开 我省组团参会

2025红托竹荪产业发展大会召开 我省组团参会

发布时间: 2025-09-16 阅读:(1070)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导读]9月13日上午,2025红托竹荪产业发展大会暨“黔菌”产销对接会在贵阳市花溪区开幕。来自全国食用菌领域的专家学者、云贵川闽皖等

9月13日上午,2025红托竹荪产业发展大会暨“黔菌”产销对接会在贵阳市花溪区开幕。来自全国食用菌领域的专家学者、云贵川闽皖等红托竹荪主产区企业代表及种植大户共280多人参会、参展。其中,我省食用菌行业协会、安徽农业大学、黄山学院、合肥菌物谷创研院专家教授和合肥荣事达、安徽百麓、安徽绿星节能等企业代表12人参加活动。

本次大会聚焦“科技赋能·生态共生——构建红托竹荪全产业链振兴之路”主题,探索红托竹荪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助力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协同发展。

2db6b4e8e4dd6c2830c5c4a1f5707271.jpg

李玉院士为大会发来贺信。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省科协、贵州农科院负责人和贵州大学等有关高校负责人,中国菌物学会会长郭良栋,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黄晨阳,上海农科院原副院长谭琦,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长田,中国食用菌协会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食用菌及制品分会秘书长刘自强等参会。

李玉院士在贺信指出,食用菌是关乎国计民生和践行国家战略的重要产业,红托竹荪作为贵州珍稀特产,营养丰富、价值独特。针对未来,他提出三点希望:坚持科技赋能,加强种源攻关与智慧栽培;坚持市场导向,打通产销通道提升品牌竞争力;坚持绿色发展,守护优质食用菌生产净土。

李玉院士在贺信中充分肯定贵州食用菌产业发展成就,构建了全产业链体系,实现从林下栽培到标准化生产、深加工的重大跨越,成为带动农户增收和生态民生协同发展的优秀范例。

红托竹荪作为贵州特色优势品种,在政府支持和科技推动下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仅省农科院团队选育认定了红托竹荪新品种3个,建立了液体菌种和袋料菌棒生产技术、菌棒脱袋覆土栽培技术,红托竹荪菌种菌棒生产周期由1年缩短至4个月,栽培周期由18个月缩短至6个月,新品种新技术已应用推广至全国10余个省。菌包脱袋覆土栽培技术和林下仿野生种植技术、“科技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广泛推广,目前贵州红托竹荪菌种与菌棒产量占全国80%以上,种植户超千户,成为助推乡村振兴和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9月13日的大会报告环节,安徽省食用菌行业协会会长常莹应邀作《安徽省红托竹荪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报告。12日下午,大会召开各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座谈会,我省体系首席助理李姝博士参会并发言。

本次大会由贵州省菌物学会、贵州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贵州省农业微生物全省重点实验室、贵州省果蔬行业协会主办。

来源:省食用菌行业协会办公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行情资讯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