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高产农业。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为了吃饱肚子,大量依赖化肥、农药,在短期内迅速提高农业产量,这是过去几十年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间中国农业人的重要工作之一。
当人们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对绿色农业有了追求。此时的消费者讲究吃得安全,对于生产者来说,重心工作是尽量减少农产品中有害东西的残留,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许多人因为食品安全问题而困惑,开始慢慢对吃的健康有了需求,通过农产品的营养化、功能化,维护和提升人体的健康水平,这就是功能农业,通过生物营养强化或其他生物技术手段使农产品具备保健功能性。
富硒农产品生产、销售是功能农业的先行者,它排斥生产中人工合成产品,讲求纯天然、绿色无污染的产品,强调农产品的功能本身及对人体健康的作用。通过农产品能够定量满足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营养需求,比如,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群体所需要的钙、铁、锌、硒等,进而达到促进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抵御癌症、延缓衰老的目标。功能农产品和功能食品有营养还要保证安全,具备色、香、味,能使人产生食欲,对机体的生理机能有一定的良好调节作用。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功能农产品将有80~100种,产值达1000亿元。
2015年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超过了6亿吨以上,数量上已基本能够满足需求,但是“质”的问题却没有解决:长期微量营养素的缺乏和失衡,导致大量国人、尤其是偏远山区的贫困人群营养不良,并由此引发各种慢性疾病。因为功能性食品缺乏,目前全球约20亿人在遭受“隐性饥饿”,我国“隐性饥饿”的人囗数量达到3个亿。
为了解决隐性饥饿,中国农业科学院开展中国生物营养强化项目,己培育出十多种营养强化作物品种/系,包括铁、锌、维生素A原、叶酸等多种微量营养素及玉米、甘薯、小麦、水稻等作物。富硒米、富锌葡萄、富铁瓜等富含微量元素产品开始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我国富含微量元素农产品的市场规模大致在50亿元左右,正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富硒大米、富硒杂粮等受到消费者亲睐。
目前,土壤中的微量元素的匮乏,饮用水、食材中缺微量元素很少,需要微量元素农产品科学补充人体缺素,增进身体健康,未来的农产品不仅好吃好看,还要营养保健。
通过示范推广绿色、有机农资产品,从培肥富含微量元素的土壤开始,让土壤疏松透气有营养、有活力,物理杀虫防病,生物菌肥和微量元素肥料配套,让农作物健康过四季,生产功能性农产品,推动绿色农业经济和生态环保事业发展,让每个人都能分享天然的、安全、健康的食物和美丽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