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家庭农场网官方网站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新闻动态
>关于穗肥的一些误区----水稻要高产,穗肥是关键!

关于穗肥的一些误区----水稻要高产,穗肥是关键!

发布时间: 2019-07-28 阅读:(203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导读]今年全场的水稻分蘖比正常年少,表面上看不利于夺取高产,实际上目前的分蘖量看,争取高产的目标来说是并不见得少多少,只要今后

今年全场的水稻分蘖比正常年少,表面上看不利于夺取高产,实际上目前的分蘖量看,争取高产的目标来说是并不见得少多少,只要今后施用穗肥得当,可以减少无效分蘖,促大穗,出齐穗创造条件可以取得预想不到的好产量。这是取得高产的良好机会,不能因为错误习惯做法,失去这个机会。

一、急迫解决认识问题

1、有些人把前期施肥量大小作为下一步施肥的标准是一个极其错误的想法。前期施肥再多,温度低,缓苗延迟,没有发挥作用,分蘖照常减少。另一方面前期追的肥再多,15天左右就已经肥劲全无,不会对后期的水稻生长起作用,没有必要担心施用穗肥的不良后果。

2、有人说施穗肥会影响成熟度,这是最无知的说法。水稻的出穗早晚往往与分蘖肥的多少有关:一则,分蘖肥足,分蘖过多时,出穗高低不齐造成成熟度降低;二则,特别是临近孕穗期的肥多后营养生长过剩导致多出一个叶片,出穗晚,成熟度降低;三则,出穗后叶片氮含量多就灌浆速度降低影响成熟度。水稻孕穗后一般30天左右就出穗,与穗肥无关。

3、穗肥就容易倒伏的说法也没有根据。施穗肥倒伏是需要一定的条件,即前期分蘖多,施用的穗肥大多用于拔节,并茎杆变细,容易倒伏。前期分蘖少时施用穗肥,一部分养分用于继续分蘖,一部分养分用于拔节,肥力分散,而且分蘖少,穗肥还用做茎秆加粗,更能抗倒伏。
4、有效分蘖期不是固定不变,前期分蘖多、熟期早,密度大,穗肥少,温度高就提前,反之延后。因此,不要认定为6月25日是有效分蘖终止期,不要把此时的分蘖数当成有效穗数。因前期分蘖少等条件不同,有时7月初分蘖也能成为有效穗。所以,不要认为现在分蘖少就穗数必然少,按目前大部分的分蘖量,今年的有效分蘖期也许能推迟2~3天左右,还可以增加3~5个左右穗数。

二、穗肥如何施

每亩施用穗肥量:例如用硫酸铵需6公斤,要用二铵需4-5公斤,追肥前灌水3-5厘米深,堵好上下水口,均匀施用,4-5天后再转为正常管水,水稻长势过旺、叶色偏浓、封行过早的田块或遇到低温、多雨、寡照和发生病害时,可不施、少施或延期施氮,也可施钾不施氮。

三、注意事项:
施氮肥时注意“三看”:
一看拔节黄,叶色未褪黄不施,等叶色褪淡再施;
二看底叶是否枯萎,如有枯萎,说明根系受损,可先撤水晾田壮根,然后再施穗肥;
三看水稻有无病害(稻瘟病),如有病害,可先用药防治,在施穗肥;


来源:中国家庭农场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行情资讯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