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受化肥、除草剂、带盐碱及激素的农家肥等不良因素影响,土壤中的有益指标急剧下降。土地开始板结化,有害病毒及细菌异常活跃。在这种土壤中作物岂能健康成长?高产、增收更的是无从谈起,所以现在大部分的作物是靠化肥、农药、激素来维持生产。田间耕作者在喷洒农药时,“又伤身又费钱”,而且家产品的品质、口味底下。能不能用科学的技术来替代农药、激素,还能起到减肥的功效呢?为此针对作物必须微量元素在生长、发育、抗病、抗虫、高产等高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我们人民的科学家经多年科学复配及示范,终于研制出富硒肥,本品含有作物必须的微量元素完全,可通过种子、根系、叶片直接进入作物体内,为其提供营养,并通过活化作物细胞提高体内酶活性,增加抗性及吸收性,使作物自主达到抗旱、抗涝、抗寒、抗倒伏、分解药害及改善品质达到有机、绿色功能农产品品质。

水稻专家吴文革:中稻直播栽培要高产,掌握要领很关键!
育秧移栽与直播是两种主要水稻种植方式。直播栽培省去常规栽培的育秧和栽秧等作业环节,在翻耕整理好的大田直接播种,具有省工、省力、节省秧田、轻简省力等优点。但直播水稻存在无秧田期、生育期缩短、不利高产,同时草害严重、抗倒伏、抗逆境能力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如何解决?
本期种植技术周报特别邀请安徽省作物栽培学术带头人、安徽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吴文革教授讲解长江中下游一季中稻直播栽培应注意的问题。近年,粮食生产效益比较低,农村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原因,水稻直播面积迅速扩大,逐渐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种植方式,如在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几乎近半水稻采取直播。
1.直播方式的选择
直播栽培有人工撒直播、机械条播和机穴播等形式,从水分管理上有旱直播和水直播之分。
水直播:播种时田间湿润,可保证播下的种子吸水充足,及时出苗。
旱直播:一般用于缺水地区,采取旱播水管或旱播等水(旱管),出苗延迟,草荒重,影响苗全、苗壮。
问题:传统的人工撒直播,水稻无序生产、不便管理,用种量大、中期群体难控制、成穗率低、群体质量差,最后的稳产性也差。
专家建议:机条播或机穴播,成行(成穴)、群体相对规范有序,种子入土较深,有利于抗倒。建议以机条播或机穴播取代人工撒直播。
江淮一季中稻的播期以 5月上旬至6 月初为宜,最迟不晚于6 月20日。播期因当地气候、品种特性及茬口而定。分畦精量机械均匀播种。机条播行距以 25 cm~30 cm 为宜,每米行长播种 0.35 g(籼杂)~1.20 g(常粳);穴播以 25~30 cm*13~16 cm,每穴 2~3 苗(籼)至4~5 苗(粳)。
2.直播水稻生育期缩短,总叶片数减少,抽穗期推迟直播稻的全生育期一般比育秧移栽的同品种短 5-15 天,主要是缩短了营养生长期,主茎的总叶片一般较移栽稻少 0.5~1.5 个,伸长节间有可能减少 1 个(中晚粳稻多数由 6个降为 5个),穗型相应变小。因此生产上要调整肥料运筹,适当减少中期蘖肥(5 叶1心期)用量,降低高峰苗,增加促花肥(倒4叶期)用量,以稳定穗、促穗整齐。
直播稻大田播种期因无秧田期、播种期较迟,造成生育期后延,抽穗期推迟、成熟期一般迟于移栽稻。常年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季稻直播播期一般在 6 月10 日前后,较机插栽培的播期迟 15-25 天(较人工育插迟约1个月),9 月上旬齐穗,10 月25日至月底成熟,齐穗成熟期相应迟5-10天;全生育期缩短了5-15 天。
专家建议:应选择生育期适中偏早的品种,并适期早播。
品种选择:选用生育期适中偏早(籼稻生育期140、粳稻生育期150 天以内)的品种(中早熟)。提前筛种,提高发芽势和成苗率;药剂浸种(或包衣处理),防止苗期病害;破胸即可(种芽不宜太长,以防播种时相互缠绕或伤芽)。
播期安排:根据茬口,安排适宜播种期,一般在 6 月6日至 6月10日前,最迟播种期应控制在 6月 20日前,确保安全齐穗和灌浆成熟。
3.基本苗多、一段式分蘖不同于育秧移栽的两段式分蘖,成穗率低直播一般基本苗较多;而且分蘖起始蘖位低,终止蘖位也低,优势蘖位在第 2~6 分蘖节位。因为播种量偏大,基本苗多,中期群体的中高位分蘖发生激增,造成无效分蘖猛增,因此应提早烤田控制高峰苗。
专家建议:生产上应适当早烤田(控制前期氮肥供应),提早控制群体起点和高峰苗。播种后至三叶期的水、肥管理是保证全苗的关键。对浸种催芽的,播后应保持田面湿润,不使开裂,使种谷既不缺水又不缺氧气,有利发芽整齐,根、芽协调生长,促使幼芽粗壮,根系下扎。早稻见芽后,若遇寒潮,宜灌水层保温护苗。晚稻见芽后不能有水层,以防烫死幼芽。至幼芽一叶一心时结合早施“断奶肥”灌水,建立浅水层,此后随着秧苗长高,保持3厘米左右水层。
为了有效地防止倒伏,应采用浅湿灌溉,分次烤田的方法。即除早期进行浅水勤灌外,在分蘖末期到幼穗分化前进行排水晒田,烤田宜分次轻晒。孕穗至抽穗期应间歇灌溉,以后常灌“跑马水”,干干湿湿,保持根系活熟到老。同时能缩短叶长和茎基部节间长度,防止披叶,坚强茎秆,增强植株的抗倒能力。
4.个体生长量小,穗型变小
由于直播稻总叶片数减少,群体基数大,导致个体生长最小,穗形变小,一次枝梗数(与穗型相关)较移栽稻减少。
专家建议,栽培上应做好以下几点:
协调群个体,控制群体规模、促进个体健壮生长,提高群体成穗率(65%以上)。
合理利用优势蘖,促穗整齐和大穗形成。要充分发挥直播稻的优势分蘖(2~4蘖位分蘖)成穗,提高分蘖穗的个体健壮度,促进大穗壮穗作用。
科学运筹肥水。掌握三个原则:一是有机无机肥结合、氮磷钾协调平衡施肥;二是氮肥“促前控中强后”运筹;三是水肥耦合,提前烤田。
5.根系总量多、分布浅、易早衰
直播水稻播种浅,发根旺盛,总根量大,纵向横向伸展的根系均多于移栽稻。但如果管理不善,脱水过早,根系易早衰;水分过多,田间长期淹水,则易倒伏。
专家建议,栽培上要抓好以下几点:
改善群体光照条件。降低基本苗,控制高峰苗,减少无效分蘖的消光作用,确保中下部有充足的光照,以实现养根保蘖。改散直播为条播或穴播,有序生长,改善群体基部光照。
合理平衡施肥,科学管水,水肥耦合促根防倒。前、中、后期肥料合理供应,防止后期脱肥根系早衰,保花肥应适量适时,防贪青;增施钾、硅肥防倒;合理灌水、水肥耦合促根深扎;
基肥:在秸秆机械粉碎还田的基础上,亩施尿素 12~15 kg、磷肥 30~50 kg、钾肥 10~15 kg 或等量的复合肥;苗肥:2 叶 1 心期,亩施尿素 3~5 kg;蘖肥:5 叶 1 心期,亩施尿素量 5~7 kg,看苗平衡施用;穗肥:倒 3 叶期,亩施用尿素 6~9 kg,配施 5~7 kg 氯化钾基础地力好不缺肥的可在倒 2 叶露尖,亩施尿素 4~6 kg。
6.杂草与水稻生长同步,甚至先于水稻,易形成草害
直播稻田的杂草一般先于水稻种子萌发,与稻同时生长,前期田间小环境十分有利于杂草生长,表现为出草种类多,生长旺盛,数量大、出草时间长、高峰多,形成草欺苗的现象。
专家建议:栽培管理上要在抓好“一封二杀三补”的化学除草的同时,要特别重视稻田的平整度,使稻田免受药害和水害,开好内外沟,确保内外沟系配套,以提高化除效果和水浆管理水平。
水直播田有 2-3 个出草高峰,第一次在播种后 1-3 天,第二次是播种后 7-10 天,第三次是播种后 15-20 天深层杂草。消灭杂草主要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把杂草消灭在未发或初发阶段。提倡优先采取农业综合措施,如结合种子处理,清除杂草种子;结合耕翻、整田、诱发表土杂草;结合补苗、匀苗,进行拔除;实行水旱轮作,减轻杂草发生。在此基础上,及时化除。
7.病虫害发生与常规育栽水稻不同期(不同步),防治技术要求高
直播稻播种迟,与移栽稻生育期错开,其病虫害发生种类、时间与移栽水稻有一定差异。除条纹叶枯病外,旱直播苗期有稻蓟马、稻蟓甲等;中期由于群体过大,生长嫩绿,稻纵卷叶螟、纹枯病危害重;后期由于抽穗迟,气温低,易感稻瘟病、稻曲病。
专家建议:应根据病虫情报,在关键生育期,选用高效、广谱、低毒、低残留新型农药及时预防,同时加强病虫害的综合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