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出台了《2018年全省稻渔综合种养双千工程工作要点的通知》从七个方面做出了指导和安排,并表示将加大政策扶持,将稻渔综合种养纳入粮食、渔业绿色攻关模式等重点支持范围,利用渔业油补资金,支持稻渔综合种养发展。
在水稻国家水稻保护价降低的情况下,《通知》的出台,给广大种植户进一步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双千工程,拓展水稻田综合效益途径指出了方向。
截至目前安徽省稻渔总综合种养(主要是稻虾种养)面积已接近100万亩,2018年仍然要大力发展,再增加40万亩,力争达到130万亩以上,并在各市县安排了指标计划,那么2018年度,稻渔综合种养怎么做呢?
安徽精准农业技术中心陆学冬主任告诉记者,首先,对于已经发展稻虾养殖的农户,目前要根据去年的效益情况,自行决定是否扩大面积,虽然有相关的扶持和补贴政策,但是也要量力而行,同时也要清楚,现在的相关政策支持重点已经开始由量向质的转变。
陆学冬主任介绍说:这几年稻渔综合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很多种植户一开始是响应政策号召,想进一步提升种植养殖效益,所以大力发展稻虾养殖,但在全国范围相比较而言,目前虾的产量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稻米的品质需要大幅度提升,品牌基本上还没有形成。
所以,目前已成规模的种养户,在稻渔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三品一标”认证和商标注册方面要重点发展,在提质增效方面多下功夫。同时要积极参加一些相关的活动,借助省农交会、渔业博览会、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创新大赛、稻渔优质米评选、规模化农业峰会等活动影响力,扩大品牌知名度,有了知名度和影响力,才可以更好地促进产品的销售。另外要结合稻渔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创新营销方式。要注重品牌的打造,这也是双千工程的重点要求,在这方面,政府更会给予大力的扶持!

已经发展的种养户应该重点抓住“虾苗”这个关键环节,可以建设标准化小龙虾苗种繁育基地,配套苗种生产;加强病虫害绿色防控和技术研发推广,但是单纯地去做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将先进的方法和创新理念宣传出去,因为省农委也要求大力宣传各地涌现出来的好模式、好典型、好经验和好做法,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那么对于一些现在才准备发展稻渔养殖的种植户,是否就慢人一步了呢?
陆主任介绍说,对于刚刚起步发展的种植户,目前要做高起点、高标准,要结合农业智能科技、比如定向监控、实时监测、水体调控等,在水稻品种选择方面,一定要查清楚水稻生育期、抗性等品种特征,要选择优质稻一级米或者二级米的优质稻品种,商标要先注册,品牌要先行,既然起步晚,那么就要做到位,否则就变成跟风种植,各项扶持政策也会倾斜到那些走在前面的人。
2018年是实施稻渔综合种养双千工程关键的一年,在乡村振兴的大环境下,希望广大种植户抓住发展机遇,完成农业种植效益的突围之“稻”。
附件:2018年全省稻渔综合种养指导性计划任务表

来源:中国家庭农场网.安徽精准农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