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农业质量年,农业部出台了八大行动,对农业的发展方向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其中部分内容解读如下:
一、生产标准化推进行动
鼓励建设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果菜茶全程绿色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新创建一批现代化示范牧场和产健康养殖场500个以上,开展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试点。
重点词: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有机农业示范基地,果菜茶全程绿色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现代化示范牧场,水产健康养殖场等

解读:这些项目各省农业主管部门都将陆续出台申报项目,请密切关注,可以先行创建,等到项目政策出台直接申报,避免项目政策出台后,因为不符合要求被拒之门外。因为,你在做这些工作也是为自己的发展拓展空间,这些是发展的方向,就像很多人说,做有机认证成本高,而且未必是符合有机标准,或者认为有机都是没用的,这些都是农业发展中错误的思路,你又不是消费者,你是生产者,是为了追求效益的最大化,但是首先你得跟着政策导向走,在做的过程中,你自己的发展就会主办得到提升,就像守株待兔,首先你得有树桩吧?你桩都懒得做,即使国家放出政策的“兔子”,你只能干瞪眼着急!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行动
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加快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推广应用,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农业项目安排、农产品品牌评定等挂钩,率先将绿色、有机、品牌农产品纳入追溯管理。
重点词:率先将绿色、有机、品牌农产品纳入追溯管理

解读:要想得到持续发展,创造更大效益,有机、绿色等认证,你还是要办的,等到政策一出台,又出现跟风现象,为何不抢先一步?为什么非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呢?把土地规模缩小,把质量进行升级,压缩一点种植面积,提升一点产品质量,你的总体收益不会少,反而促进了持续的发展,国家明确表示:率先将绿色、有机、品牌农产品纳入追溯系统,率先是什么意思?就是支持第一批,你率先了没有?
六、农业品牌提升行动
推动一个特优区塑强一个特色区域公用品牌,加强农业品牌培育,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登记保护150个农产品地理标志,遴选推介一批叫得响、过得硬、有影响力的农业品牌。开展绿色食品系列公益宣传活动,推进绿色食品进超市、进社区、进学校。加强对区域公用品牌的考核、管理和保护,指导各地制定品牌培育塑造、宣传推介、监管保护等办法。举办十大农产品出口促销系列活动,提高我国出口农产品品牌影响力。
重点词:特色区域公众品牌、绿色有机农产品 品牌培育塑造、宣传推介、监管保护
解读:作为地方农业行业协会要发挥协会的职能作用,和当地的种植基地或加工企业联手合作,打造公众品牌,每家每户都注册商标,只能杂乱无章,不如协会牵头注册一个公众品牌,在行业内全力打造一个品牌,加大宣传,将有机、绿色认证注入一个品牌之中,才能提高整合区域行业品牌知名度。
八、生产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行动
启动家庭农场精准管理服务试点示范,培育一批规模适度、经营稳定、效益明显的高质量家庭农场。开展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评定,研究将落实安全间隔期和休药期制度作为评定标准,围绕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等开展专题培训。培育一批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全年培训包括小农户种养能手在内的新型职业农民100万人。
重点词:高质量家庭农场、产业化联合体 、新型职业农民

解读:什么是高质量?家庭农场不能流于形式,财务报表要体现出收益开支,体现出你的种植效益(你懂的)、要做好宣传,数万家家庭农场,你是淹没在茫茫大海之中还是鹤立鸡群?你宣传了吗?你参加各种活动了吗?在全省范围内多少人知道你的家庭农场?百度搜索你的家庭农场名称能查出来一点信息吗?宣传是必要的,那么多大品牌公司都在持续不断地投入巨资宣传,很多免费的亮相的机会你都不珍惜,反而认为没有什么用,那还能怎么说呢?抱团发展,或许你都不知道抱谁?与其不知道抱谁,不如就让其他人来抱你,成立产业化联合体,或者加盟到一个省级大公司,成立产业联盟都是发展之路。

总述:有些事情你或许感觉没有用,那么是因为你真的缺乏发展的思路和远见,记住:跟着政策导向走,走在国家政策之后,走在地方政策之前,在这个空档里,多做些事情,对你长远的发展是大有帮助的。
不要感觉农业很迷茫,看不到出路,改革向来是把双刃剑,越是大家都感觉到迷茫的时候,越是发展机遇。如果一个行业都那么好做,注定每个人都创造不了更多的效益,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也就这个道理。
安徽精准农业技术中心可以提供相关协助:有机认证、品牌孵化和培育、示范基地创建、合作社和家庭农业发展指导。
来源:中国家庭农场网(安徽精准农业技术中心 陆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