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家庭农场网官方网站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新闻动态
>第一届中国硒营养与健康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第一届中国硒营养与健康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发布时间: 2018-06-24 阅读:(706)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导读]  2017年11月26日,为纪念硒发现200周年,由国际科学补硒协会、北京协和生物工程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人民日报民生

 

 2017年11月26日,为纪念硒发现200周年,由国际科学补硒协会、北京协和生物工程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人民日报民生周刊大健康联盟联合主办,协和阳光国际投资集团、原卫生部微量元素与地方病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空军军医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湖北省富硒产业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协办的“第一届中国硒营养与健康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国际“克劳斯·施瓦兹奖”获得者、原卫生部微量元素与地方病重点实验室主任、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王治伦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宏才教授,我国自由基与防化医学知名专家、空军军医大学海春旭教授,我国著名硒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雒昆利研究员,北京协和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黄山博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田熙科教授,国家卫生计生委微量元素营养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朴建华研究员,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马方教授,国际科学补硒协会发起人执行主席张睿,原中国微量元素学会理事梅紫青研究员,协和阳光国际投资集团董事长耿海等参加了此次论坛。

  硒元素,于1817年由瑞典化学家贝尔赛柳斯发现,作为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又必须的微量元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为人和动物生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被中国营养学会列为每日膳食的必须营养素。开展科学补硒工作,推进硒学研究服务于产业发展与公众健康,已经成为关系到民众身体健康的首要工作之一。


国际“克劳斯.施瓦兹奖”获得者王治伦教授在论坛上作主题报告

  本次论坛以硒发现200周年为节点,以“硒化学和地球化学”、“硒营养与大健康”、“富硒农业关键技术与应用”、“富硒功能食品开发”、“富硒产业闭环推广”为主题,集中探讨了硒营养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促进居民科学补硒,推动我国硒产业健康科学发展。


国际补硒协会发起人、执行主席张睿女士在论坛上致辞

  论坛召开期间,王治伦教授、王宏才教授、海春旭教授、雒昆利研究员、田熙科教授、朴建华教授、马方教授、梅紫青研究员、张睿女士为代表的硒营养与健康研究领域知名学者,分别在本次论坛上发表了“硒与人类大骨节病研究”、“硒的生物学效应研究进展”、“硒营养与健康关系”、“环境中硒的分布富集规律及富硒标准设定的思考”,“富硒农业关键技术及应用”,“富硒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探讨”,“富硒产业闭环推广”为主题的硒营养与健康发展学术报告,受到了与会学者的强烈反响,与会专家学者在会议尾声共同发起“科学普硒利国利民 关爱健康 安全补硒”的倡议,调动和指导全民参与的积极性,共同推动富硒产业在中国的发展。


协和阳光国际投资集团董事长耿海在论坛上致辞


  本次论坛以倡导民众建立科学补硒观念,有效预防亚健康、慢性病为基本议题,倡导以家庭为单位积极参与到科学合理补硒行动中来,争当科学普硒的小义工,从日常行为小事做起,摒弃不良生活习惯,树立和加强身体健康监测意识,继而吸引更多民众积极参与科学补硒行动,以点带面,以面集群,最终形成人人参与补硒、人人享受补硒成果的社会习惯;倡导以家庭为单位积极参与各类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运动行为,号召身边的家庭成员和亲朋好友积极参与,使每一个人从中受益;倡导以家庭为单位,树立健康、快乐、幸福新形象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使用和传播科学先进的健康理念和方式方法,合理搭配膳食结构,从多方面防控各类亚健康、慢性病的发生。

来源:中国家庭农场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行情资讯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