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种田成本上升、市场粮价波动、面源污染治理等综合因素影响,传统粮油种植模式经济效益不尽人意的问题,安徽省农科院牵头的“十三五”国家粮食丰产增效专项“安徽粮食多元种植规模化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组在首席专家吴文革研究员带领下,不断探索和研究水稻“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技术和水稻精量机直播技术,逐渐形成具有江淮地区特色的水稻绿色轻简丰产增效种植技术和配套管理模式,探索出传统粮油种植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子。

水稻“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技术,在筛选出抗机收碾压品种基础上,通过头季和再生季光温资源优化利用、肥水一体化运筹及全程机械化配套技术的完善,将传统“再生稻”主要作为救灾渡荒措施升级成水稻绿色增收技术新模式。因第二季不耕地、不播种、管理绿色轻简等优势,所以种植“再生稻”不仅米质优,卖价高,还解决了种植大户农用机械和劳动力紧张的矛盾,同时还可以缓解秸秆禁烧的压力,深受种植大户欢迎。
水稻“一种两收”在沿江30个水稻主产县区布点(场)示范,优选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优质稻米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263户,示范6.5万亩。10月底省农委及项目主持单位在池州、桐城、白湖农场、望江、郎溪、芜湖等市县(农场)组织了不同形式的测产验收, “一种两收”种植田两季亩产均超850公斤以上,其中白湖农场振兴农场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示范区平均亩产达到1052.4公斤,创造了双季稻北缘地区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的高产典型。另外,铜陵精诚智达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郎溪众鑫再生稻产业化联合体、含山大平粮油等,发起合作联社,建立规模化示范基地,并创建了“青草香”、“二茬子”、“大平”等再生米品牌,加快再生米生产与销售,带动区域优质米生产与农民增收。
针对我省水稻直播生产快速发展的实际,项目组集成创新以“优质良种+机直播+精量平衡施肥+湿润节水灌溉+病虫草害绿色综合防控”等为核心的水稻精量机直播技术模式,并在普济圩农场、桐城、南陵、肥西等地建立重点示范区,开展技术示范应用。与传统撒播相比,水稻机直播不仅节省单位面积用种量30%以上,而且增强抗逆抗倒能力,配合播封同步除草技术,有效提升除草效果、大幅减少除草剂用量和生产成本。经专家实地测产,南陵县河湾镇呈祥村百亩精量机穴播绿色栽培平均亩产746.9公斤,桐城市范岗镇杨安村百亩机械精量直播绿色栽培技术示范片平均亩产811.2 kg,普济圩农场百亩精量机穴播绿色栽培平均亩产868.8公斤。
“一种两收”及精量机直播栽培水稻的规模化示范应用,减少劳动力成本和农资投入,符合目前农业生产转方式、调结构和轻简化的发展方向,引导、推动我省水稻生产机械化、资源高效利用和优质绿色增效发展。
来源:中国家庭农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