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家庭农场网官方网站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新闻动态
>代表委员履职风采 | 赵皖平 “做一个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人大代表”

代表委员履职风采 | 赵皖平 “做一个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人大代表”

发布时间: 2024-12-14 阅读:(121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导读]赵皖平,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民建中央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民建安徽省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农业

赵皖平,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民建中央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民建安徽省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第五届理事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先后获得“全国社会服务先进个人”、民建中央“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民建中央“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并获得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从一名普通农业技术工作人员到安徽省优质农产品基地管理站总农经师,再到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全国人大代表赵皖平已在农业战线深耕30余年。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赵皖平用双脚丈量民情、用真情汇聚民意、用真心履职尽责。


“我希望把老百姓最关心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带到人民大会堂,做一个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人大代表。”这是赵皖平对自己的要求。



心系乡村产业发展



“大学毕业之后,我就没有离开过农业领域,所有工作都围绕一个‘农’字。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是我心中最牵挂的事。”此前,赵皖平每年都会用100多天时间走访调研全国脱贫攻坚重点省份。


为新疆送去农业节水技术,给江西农民的大棚蔬菜种植提建议……走到哪里,赵皖平就把技术和服务带到哪里。


童维新是很早一批回乡创业的人。2010年,童维新成立金林生态养鸡专业合作社,养殖金寨山泉黑鸡,但苦于缺乏技术资金,一直步履维艰。2012年,赵皖平率队到安徽省金寨县开展扶贫考察。了解到童维新的情况后,赵皖平就把帮助童维新解决困难当成了自己的事。经过赵皖平的奔走呼吁,童维新申请到项目资金65万元。此外,赵皖平还安排专家定期进行现场指导。不久之后,童维新的黑鸡标准化保种场就建成投产,成功带动了当地村民发家致富。


“只有到了一线,和广大农民打交道,才能把一线的问题搞清楚,才能给当地农民送去一些管用的‘点子’。”赵皖平说。


黄山黑鸡是赵皖平科研团队在安徽黄山深山里发掘的珍稀优质家禽资源。经过8年的努力,赵皖平带领团队创建了黄山黑鸡保护区、保种场、保种户三级保种体系,开展了一系列黄山黑鸡配套技术及产业化研究,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政府通过向贫困户发放黄山黑鸡的方式进行扶贫,带动许多贫困户通过养殖黄山黑鸡脱贫致富。


如今,黄山黑鸡系列产品已被成功推广到全国多地,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乡村振兴里的澎湃“新”声



“尽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对农业强国建设、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以科技创新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内在要求。”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对于乡村振兴,赵皖平有很多期待。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重要时期,为了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注重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赵皖平认为,要以“科研+基地+农户+企业”等多种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指导农民发展高质量农业。


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赵皖平认为,要抓好主体培育,精准识别培育对象:“培养‘新农人’是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内容,高素质的农民是核心力量,是强农兴农的根本,需要探索出可行的路径,有效解决‘新农人’培养问题。”


“要以服务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为导向,以满足农民需求为核心,以提升培育质量效能为重点,根据乡村振兴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通过就地培养、吸引提升等方式,分层分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赵皖平说。



与法院的深厚情结



“最高人民法院以‘司法守护少年逐梦’为主题举行的‘六一’儿童节公众开放日活动令人耳目一新,通过歌曲、话剧这种生动的方式,反映社会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引发了在场所有小朋友和‘大朋友’的思考,让我看到了人民法院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方面,各项工作在紧锣密鼓地往前推进。”


“从建立院长接待企业家制度到府院联动清理‘僵尸企业’,从上线快速化解金融纠纷平台到建立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机制和示范判决机制,安徽合肥两级法院平等保护市场经营主体、维护企业家合法权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做法可圈可点。”


……


作为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赵皖平和人民法院有着深厚的情结:“我连续三届担任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连续两届担任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近年来,我经常走访调研各级法院工作。从地方到全国,我见证了人民法院为法治中国建设所作出的贡献。”


在被问及对于人民法院的建议时,赵皖平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表示:“建议法院加强对当事人的释法明理工作。一纸判决,或许能给当事人正义,但不一定能解开当事人的‘心结’,‘心结’没有解开,案件也就没有真正了结。”


2023年年底,赵皖平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最初,他以为对方想投诉,然而,详细了解后他才知道,原来,对方想委托他将一封感谢信转交给安徽高院。


写下这封感谢信的是一起民事纠纷的当事人。他对赵皖平说:“虽然我的再审请求没有得到支持,但是法官不厌其烦地倾听我提出的疑问,心平气和地答疑解惑,解开了我的‘心结’,使我对裁定结果心服口服。”


“法官不仅要熟稔法律,还要树立‘如我在诉’意识,让当事人充分了解、认同裁判结果,既要做好‘是非裁判者’,也要努力成为‘纠纷终结者’。”赵皖平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行情资讯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