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让百姓吃上放心食品,安徽杰与祥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国侠,深怀家国情怀,始终跋涉奋斗的路上,历经千辛万苦,无怨无悔。
科普教育基地,绿色生态园区,乡村振兴的典型,引起国际重视。10月,国家农业农村部在安徽杰与祥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召开现场会,推广他们的经验。
12月10日,国家一级作家、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研究会文化建设研究院院长、省文史馆馆员裴章传,安徽省农科院教授丁凤琴,军旅作家、兼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研究会文化建设研究院副院长唐虎,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研究会文化建设研究院副秘书长方平,在合肥市肥西县农村农业局原局长童家胜陪同下,来到安徽杰与祥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调研。


初冬的杰与祥水产养殖园区,一千一多百亩土地上,“鳖”有特色,“稻”亦有道,发展有望。
方国侠说,多年来,在肥西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三河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安徽杰与祥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在乡村振兴思想指引下,集中进行中华鳖研发、种苗繁殖、养殖生产销售为一体,逐步发展成为合肥市产业化龙头企业,成为安徽省水产良种和中华鳖无公害,生态养殖基地。
建成水系标准化,稻田标准化,中华鳖良种选育基地,稻鳖生产管理标准化,家禽综合饲养标准化等,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注重科研创新,发挥专业团队作用。安徽杰与祥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开展产学研合作,联合选育适合稻田养殖的巢湖品系中华鳖。以生长速度为主要选育目标,每代选择留种率不超过10%,目前已选育至F3代。
公司与安徽农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水产研究所、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安徽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建立广泛合作,在中华鳖苗种繁育、循环水健康高效养殖、生态龟鳖产业化、稻鳖综合种养、尾水生态处理与再利用、稻、渔、菜共作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和创新生产。
公司先后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主持和参与制定的10余项省级和市级地方标准,取得“一种提高雌性甲鱼生长性能的功能性药饵及其制备方法和投喂方法”等中华鳖养殖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授权9项。


纵观经济效益,从经济效益上看,公司模式下的产品为水稻、中华鳖、鲢鳙鱼以及其他鱼类,其中中华鳖在养殖4年后进行售卖、其他产品当年售卖,年均亩产优质水稻1700斤以上、水产品50斤,中华鳖增产80斤,亩均收入1万元,效益达3000元以上。
从生态效益上看,相对于稻单作,农药和氮肥量分别降低43.8%和24%,稻田土壤容重降低,总孔隙度提高,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提高,水体浮游生物多样性增加;相对于鳖单作,水体 NH-N、NO₃-N ,COD 等含量显著性降低。
合肥市水产养殖首席专家工作室设在这里。安徽省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设在这里,合肥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设在这里,公司获奖无数,成为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公司还获得“国家级生态农场”和。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光荣称号。

面向未来,助力乡村振兴,公司将在稻鳖综合种养,家禽等方面,积极探索新路,建立稻鳖综合养殖产品质量评价体系,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公司期待各级政府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指导,尤其在资金、技术、优惠政策、人才培养等向一线农业企业倾斜,帮助公司克服困难,励志前行。
【 责任编辑: 禾木;文图: 方平、晓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