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硒的发展历程
2020-06-20 09:46  点击:1731

1817年

瑞典化学家Berzlids首先发现了硒元素(Se),并将之命名为Selene(希腊语“月亮”的意思)。当时,硒被当作是有毒的元素。

1957年

德国科学家施瓦茨首次发现硒具有保护肝脏、防止肝坏死的作用。这是人类第一次证明硒具有动物营养作用。

1973年

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粮农组织(FAO)、世界贸易组织(WTO)先后发布信息:“硒是人类和动物生命中必须的微量元素”。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认补硒可有效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并建议人体每天科学定量补硒。

1990年5月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国立健康研究院发现,硒具有与胰岛素相似的作用。

2003年9月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公布了一项重大决议:认可”硒为抑癌剂“,并允许硒营养品标示硒的抑癌性质。

硒的发展

第一代

无机硒

纯度低

生物利用度低

毒性大

第二代

酵母硒

纯度较低

生物利用度低

毒性较小


第三代

纳米硒

纯度较高

生物利用度一般

毒性弱

第四代

生物有机硒 (富硒平菇)

纯度高

生物利用度高

无毒

生物利用度是指——硒进入人体后能够起作用的比例,即使是纳米级的硒,它的生物利用度仍然不高,因此还是不能达到很好的补硒效果!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懂得了,硒对于人体的重要性,开始重视补硒。但是,病急不可乱投医,补硒一定要注重科学性,否则,胡乱的补硒,反而会对健康带来反效果!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