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全省新闻联播》5月10日报道:全国人大代表、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坚持访民情、传民声、解民忧,积极建言献策,助推相关问题解决和民生福祉改善,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代表的使命与担当。安徽台记者陈晨报道:
【代表委员风采录】赵皖平来自全省新闻联播00:0002:48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在即,全国人大代表、省农科院副院长赵皖平最近正忙着对即将提交大会的议案建议进行修改完善。【出录音】“要处理好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关系和作用。如果村两委如果过多依赖工作队,不培养自身的能力、自治的能力,会影响脱贫攻坚的成色和效果,我提了这方面的建议。”
赵皖平在建议中的的深入思考来源于他多年来在脱贫攻坚和“三农”领域的深耕细作。作为农业科技战线的人大代表,他每年都要抽出几个月的时间,深入基层和贫困地区开展调研,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认真撰写议案建议,仅去年一年,就跑遍了全国十四个省份。他撰写的《当前脱贫攻坚领域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批示,部分内容已被中央文件采纳。赵皖平:【出录音】“尤其是在今年特殊情况下,我们要用加倍的努力、加倍的干劲完成脱贫攻坚的任务,帮助老百姓脱贫致富,致力科技支农、助力安徽现代农业发展。”
在关注自身工作领域相关问题的同时,赵皖平还把目光聚焦到食品安全、养老、教育、医改等多个领域,截止目前,已提交130多件议案建议。预防禽流感、食品市场监管、农产品源头治理、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件件关乎百姓的切身利益。【出录音】“ 这都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群众有所呼、人民代表有所应,人民代表要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为党中央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作为连任十二届、十三届的老代表,赵皖平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履职热情和干劲。他说:【出录音】“我给自己定的原则是不说假话,多说真话,多说实话,把人民群众一件一件的小事当做天大的事来办,这样才能真正履行一名人民代表的职责。”
记者手记:敢说话、说真话,言语犀利、见解独到是赵皖平代表在履职中给人的深刻印象。担任全国人大代表以来,他努力做群众的知心人、代言人。围绕百姓关注的热点、难题问题,他直面矛盾,敢于直言,善于谏言,积极推动相关问题解决,展现出新时代人大代表应有的担当风采。